政协门头沟区委员会
关于成立紫金康养委员工作站的方案
(2025年8月1日政协门头沟区
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
为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拓展政协委员联系基层群众为老服务一线渠道,汇聚委员智慧力量做好多元融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工作室(站)建设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政协履职与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深度融合,成立紫金康养政协委员工作站,使之成为“政策宣传的窗口、为老服务的阵地、协商民主的平台”,为门头沟区推进多元融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二、目标任务
汇聚政协委员资源,围绕辖区内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着眼于各类主体的活力提升,夯实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协商议政、民主监督、调研视察、服务群众等活动,打造政协委员履职新阵地、联系群众新桥梁、服务发展新平台。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为目标,以政协委员工作站为平台,围绕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健康需求、精神需求及价值需求,提升服务活力、市场活力、设施活力和居家活力,使委员工作站成为多元融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桥梁和枢纽,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通过政协委员的积极参与和深入调研,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养老服务项目,促进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加强政协委员与基层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诉求和期望,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助力门头沟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站设置
(一)选址布局
依托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政协委员工作站。按照“一站多用”的原则,设置功能区域,开展各项活动。
(二)组织架构
1.区级领导:区政协分管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席负责联系政协紫金康养委员工作站,对领衔委员汇总的问题,进行协调、审核;对重点难点问题协调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市区政协委员、属地街道、居民代表等开展“京华议事厅”多元协商活动。
2.站长:由属地东辛房街道工委副书记任站长,统筹工作站建设及工作站运行。
3.领衔委员(副站长):由具有一定影响力、专业能力强、履职积极性高的政协委员担任,拟定由区政协委员张文峰、张伊蒙为领衔委员,负责工作室的统筹协调和日常管理。
4.入驻委员:根据工作站的功能定位和工作需要,以医卫界委员和属地工作组委员为主,以及组织、宣传、政法、人保、医保、民政、工青妇等部门的政协委员入驻工作站,根据工作需求,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政策宣传、健康义诊、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活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可临时协调其他委员进驻。
5.协同单位:与东辛房街道建立联动机制,明确专人对接问题转办。
四、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2025年8月):完成委员遴选、制度职责、委员照片上墙,举行揭牌仪式。
(二)运行阶段(2025年9月-2026年10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内容和方式,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
(三)总结提升(2026年11月):每年年底对工作站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持续推动老年康养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工作职责
(一)宣传政策法规
及时向工作站委员和基层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国家和地方关于老年康养的政策法规,普及老年健康知识,提升社会对老年康养事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引导委员和群众增强政策知晓度和认同感,凝聚思想共识。
(二)收集社情民意
定期组织委员深入社区,围绕区域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康养资源整合、养老政策落实、老年群体需求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并广泛收集老年人及其家庭关于养老、健康、医疗、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和意见,以提案或社情民意形式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反映,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实施民主监督
定期组织委员对涉及老年人的政策执行、项目落实、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民主监督。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明确监督内容、方式和程序,确保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鼓励政协委员积极反映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落实,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四)开展协商议政
对于调研视察、民主监督收集上来的问题和诉求,依托委员工作站,邀请相关政府部门、政协委员、养老机构、老年人代表等开展多元协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协商成果。同时,将积极推动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确保协商议政取得实效,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六、运行机制
(一)工作例会制度
委员工作站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领衔委员组织召集,入驻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主要总结本季度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季度工作计划,讨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策划制度
区政协分管专委会(教文卫体委员会)指导委员工作站每季度制定一次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内容、形式、时间和参与人员等。活动计划要提前征求主管副主席、属地街道办事处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遇临时性议题,可灵活掌握活动安排时间。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
(三)信息反馈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和反馈机制。领衔委员要及时对委员和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报区政协研究室,经区政协领导审核后报送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信息办理情况,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委员和群众。
(四)考核评价制度
制定委员工作站考核评价办法,对工作站的工作开展情况、委员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年度优秀委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委员工作站在政协分管专委会(教文卫体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活动,政协专委会工作六室负责委员工作站的协调和管理,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二)评估效能
区政协分管副主席,专委会工作五室、专委会工作六室、街道办事处、领衔委员每季度对工作站活动开展情况及效能作用发挥,进行一次综合分析评估,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式方法,确保建起来、用的好、有成效。
(三)宣传引导
根据工作站活动开展及效能发挥情况,适时利用区融媒体矩阵及政协媒体进行宣传,展示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扩大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附件:政协紫金康养委员工作站入驻委员名单
附件
政协紫金康养委员工作站
入驻委员名单
一、站 长:
李 虎(东辛房街道工委副书记)
二、副站长:
张文峰(医卫界委员,北京康养老年福养老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张伊蒙(民盟民建界委员,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
三、成员名单(共计32人):
医卫界委员(12人):
卫力晋、王 忠、占一萍、任正艺、刘晓华、李 娟、
李跃华、宋 青、张岩松、周学林、孟午生、魏 星
中共界委员(3人):
肖 健、谢耀宗、翟凤磊
民盟民建界委员(1人):
徐丽平
民进农工党界委员(3人):
杨 旭、张 娅、康荣臻
无党派界委员(1人):
黄殿琴
共青团青联界委员(2人):
王 磊、杨立国
工会界委员(1人):
王九中
妇联界委员(2人):
张进香、袁冬梅
文艺体育界(1人):
笪 艳
农业界委员(1人):
杜玉娜
教育界委员(1人):
张 鹰
少数民族宗教界委员(1人):
常树东
特邀界委员(3人):
杨在荣、杨进生、陶鹏典